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43章 意料之外的纰漏

第343章 意料之外的纰漏

第343章 意料之外的纰漏 (第1/2页)

对于卫青的成长,刘荣极为耐心。
  
  不单是由于历史上的卫青,让刘荣对卫青的下限有着极高的自信,也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卫青的‘天资卓绝’之后,刘荣对卫青的上限,也同样抱以极高的期待。
  
  当然,卫青的年纪,也同样是刘荣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
  
  ——掰着指头算,卫青今年也才十二、三岁;
  
  就算刘荣不顾朝堂内外反对,强行捡拔卫青为高级将帅,也得先给卫青安一个‘外戚’的身份不说,再怎么着,也至少得等到卫青加冠成人。
  
  毕竟卫青和日后的冠军侯霍去病,总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在刘荣看来,日后的冠军侯,属性面板其实更偏向于‘将’;
  
  刘荣对冠军侯的心理预期,或者说是发展路线安排,也和原本的历史上大致一致:先以‘嫖姚校尉’之类的职务,带着千八百号人完成战场首秀,而后再凭借功勋一点点往上提拔。
  
  但卫青却有所不同。
  
  卫青的属性面板,几乎完全就是按照‘帅’的标准而成。
  
  根据刘荣的心理预期,卫青首战,就起码要做一路偏师的主将——就算没法首战即为外戚大将军,也至少得挂着将军衔,甚至加车骑将军衔。
  
  所以,冠军侯可以如历史上那般,十八岁完成战场首秀。
  
  若是刘荣信得过,那再早一些——十四五岁便上战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左右不过是个嫖姚校尉,千八百号人的编制罢了,措辞刘荣都想好了。
  
  ——朕弟江都王,年十五而腰悬将印,出以平吴楚七国之乱!
  
  有了江都王刘非‘十五岁挂将印出征平叛’这么个先例,外加一个外戚身份,冠军侯以大概同样的年纪完成战场首秀,对刘荣而言不算难事。
  
  但卫青的首战,必须要以加冠成人——甚至是娶妻生子为前提。
  
  因为在这个世代,只有诞下子嗣,才能证明一个男子‘年壮’,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人、成为了一个可以独自决断大事的成年人。
  
  “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乘坐在御辇之内,行走在长安城内的御道之上,刘荣不由如是发出一声感叹。
  
  而在御辇之内,受邀同乘的少府石奋,此刻却是额头阵阵冷汗直冒。
  
  ——腊月凛冬,老石奋愣是被汗水浸透了衣衫!
  
  究其原因,自非刘荣方才那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
  
  “陛、陛下……”
  
  “老臣……”
  
  见刘荣面上神情淡然随和,不见多少怒色,石奋本能的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但一想到自己惹了多大的‘祸’,石奋便又心虚的低下头,哼哼唧唧的再说不出一句话。
  
  被石奋一声轻呼吸引注意,又见石奋如此作态,刘荣却也只是淡笑着摇了摇头,再次将目光移向了车窗之外。
  
  ——在石奋的掌控之下,少府内帑出了点不大不小的纰漏。
  
  按理来说,少府内帑这么个特殊的机构,但凡出点纰漏,那事儿就肯定小不了;
  
  从石奋的反应也能看出来:这个‘不大不小’的纰漏,但凡刘荣要穷究,那作为少府第一责任人的石奋,就必定要吃不了兜着走!
  
  而这个纰漏之所以‘不大不小’——之所以能让石奋摸不着轻重,也恰恰是由于刘荣这云淡风轻的态度。
  
  原本是个大事,刘荣却表现的云淡风轻,这才变成一个‘不大不小’的事;
  
  搞得石奋都有些心里没底,不知道该马上磕头认罪,还是再观望观望了……
  
  “走吧。”
  
  “去看看。”
  
  不多时,御辇便在太仆直不疑的驾驶下缓缓停滞——停在了长安南郊的内帑第一大粮仓:太仓之外。
  
  说起太仓,和刘荣其实也算是有些渊源。
  
  ——在刘荣于先孝景皇帝年间,主持关中粮价平抑事宜之前,天下只有一个公认的‘第一大仓’:荥阳敖仓。
  
  除了荥阳敖仓这么个超级大仓之外,其余少府诸仓,基本都是差不多的大小和规格。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彼时的少府诸粮仓,是按照‘一超多强’的格局遍布天下各地,荥阳敖仓为‘一超’,其余各仓为‘多强’。
  
  而这太仓,彼时就是‘多强’当中的一个;
  
  且彼时并不叫太仓,而是被低调的称之为:长安仓。
  
  所谓长安仓,顾名思义,主要负责储存少府内帑为长安及附近一带,所准备的平价粮。
  
  若粮价出现波动,长安仓便会开仓出售平价粮,以平抑粮价。
  
  若粮价平稳,那长安仓的粮食,就会在粮仓安安稳稳待上一年;
  
  等到了来年秋收之后,便拿去同丞相府收上来的农税置换。
  
  即:少府内帑拿长安仓这些存了一年的粮食,去换丞相府才刚收上来的、当年的新粮。
  
  相府得了这批一年的‘陈粮’,自是用于发放官员俸禄——官员俸禄分为俸、禄两部分,一半发钱,一半发粮。
  
  而少府得了当年的新粮,也只是将新粮重新存回长安仓,以作为下一年的‘战略储备粮’。
  
  这样的情况,大致从长安仓建成的孝惠皇帝年间,一直维持到了先孝景皇帝三年。
  
  到了先孝景皇帝三年,吴楚乱平不久,长安粮价异常鼎沸,刘荣受命主持粮价平抑事宜;
  
  既然是主持关中粮价平抑,那刘荣自然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长安仓这么个宏观调节器的存在。
  
  但刘荣也同时得知:长安仓的储粮,仅仅只能应对粮价的小幅波动。
  
  像当年那般,以整个关中粮商,乃至于贵族群体联合哄抬粮价的状况,长安仓那点可怜的储粮量——就那点平价粮投入市场,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于是,刘荣自然是只能扯过先帝老爷子的虎皮,从少府内帑所掌控的其他关中粮仓调粮,用于在市场上投放平价粮。
  
  调来的粮食,自然就存放在了长安一带最大的粮仓:长安仓。
  
  一开始还好——百十来万石粮食,长安仓倒还勉强放得下;
  
  到后来,一场粮价战争发展到白热化阶段,刘荣手中掌握的平价粮,一度逼近八百万石,长安仓就明显有些不够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