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遥望人间(Ⅳ) (第2/2页)
除了摆在明面上的理由,恩菲尔德王子坚定支持温斯洛普总督,其实还有一个私人原因,就是他的家族已经皈依了“圣母兄弟会”,他本人还获得了厄喀德娜赐下的“蝠翼圣印”。
自从达宁堡发生神秘变故,包括狄宁和贝蒂在内的“圣母兄弟会”米德加德分会众多骨干集体殉教,温斯洛普伯爵就成了教会中无可争议的最高领袖。
瓦利部落的恩菲尔德王子和卡吕冬岛的淮亚女王,虽与温斯洛普伯爵属于不同的种族,却有相同的信仰,遵照教义必须服从温斯洛普伯爵的领导。
把宗教层面的隶属关系投射到政治层面,也就不难理解瓦利部落为何主张支持斐真王国镇压殖民地的反叛者。
与此同时,来自南方的亚尔冈京部落代表,则站在了瓦利部落的对立面,决定支持自家老乡──大陆军总司令乔治·瓦萨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积极参加这场旨在谋求殖民地解放的战争。
亚尔冈京部落的代表认为,这场战争不仅能够使殖民者摆脱宗主国的压迫,也将创造一个契机,促成殖民者与原住民并肩作战,相互理解,消除隔阂,于战争胜利后共同创建一个符合《独立宣言》精神、各民族平等的邦联制国家。
到了那一天,新大陆东海岸的各个原住民领地,都能以“主权邦”的形式加盟邦联政府,必要的时候亦可自愿退出,从制度层面彻底解决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矛盾。
沃尔松格部落坚持的中立原则,瓦利部落秉承的“谁赢面大就帮谁”的现实主义原则,还有亚尔岗京部落主张的创建一个新国家与设计一套新制度的理想主义原则,在这次部落会议上各自赢得一大群拥趸,三方据理力争,最终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会议不欢而散。
就这样,当新大陆的殖民者与宗主国正式决裂,新大陆的原住民也难以独善其身,秉承各自的理念,投身于不同的阵营,无可挽回的走向了分裂。
……
·史料:《独立宣言》的外交意图(《美国独立战争简史》【英】斯蒂芬·康威)
尽管《独立宣言》的目的是为了给美国人拒绝王室权威找到合理理由,但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国内的,而是国际的。
大陆会议领导人们知道他们需要外国援助,而如果美国人看起来还会回到英国的怀抱的话,是没有哪个欧洲强权会真的助他们一臂之力的。
《独立宣言》宣布一个新的政治体——美利坚合众国——登上了世界舞台,它可以与任何准备提供帮助的欧洲国家缔结相应的条约。
大陆会议在寻求可能的盟友上一点也不拖沓:9月,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亚瑟·李(ArthurLee)就搭船向巴黎进发,进而向法国政府提交了一份条约草案。
然而,当这两个大陆会议代表抵达法国首都的时候,在法王路易十六的那些大臣看来,美国人看起来还远不具备合格伙伴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