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笔下文学 > 七海扬明 > 章二五四 修正案

章二五四 修正案

章二五四 修正案 (第2/2页)

所看,所闻,义愤难言,当知,资本从诞生那一刻起,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血。
  
  ......
  
  七月十九日。
  
  .......能与资本之罪恶比肩者,唯有封建帝制。并为天下万民最丑恶两种!我有天下之志,又有一腔热血,当为天下谋福祉。使帝国百姓,更自由、平等、幸福......。
  
  这是几十年后,人们出版的李昭承日记里的部分摘录,打牌之类的记录是为了向人们展示李昭承诙谐幽默的一面,而真正震撼人心的则是六月二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李昭承兄弟游历阿姆斯特丹,对这个完全被资本主义控制的国家进行调查后发出的感慨。
  
  以及七月十八日,二人抵达巴黎,对这个实行绝对君主制,全世界封建帝制的心脏进行调查后发出的不忿。
  
  作为皇室第三代中拥有继承可能的成年人,皇帝要求自己最信赖的弟弟带上这两个孩子来欧洲见世面,李君威明白皇帝的用意,他要测试,要观察这两个孩子谁更适合作为继承人。
  
  想要成为帝国皇帝,有许多的要求,能力、品德、胸怀等等,不一而足,十七岁的年轻人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很难判定,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十七岁在帝国已经是成年人,虽然三岁看大五岁看老的做法不可取,十七岁的人已经足够见证品格了。
  
  帝国皇帝需要很多正面的品格,但有些是基础的必须的,有些则只是锦上添花,必须的品格包括正义感和人性。
  
  相对来说,李君威之所以不愿意成为皇帝,也是因为他在这方面是有缺憾的。理性与智慧是人类身上最的亮眼的两道光,李君威就具备这两大特质,但问题在于,李君威太理性了,理性到了极致,就有些冷血。
  
  他是坚定的国家主义者、集体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也会因此忽略法治、人权等方面的要素,在他的眼里,法治和人权只是工具罢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皇室痛失皇子,李君威回国的这段时间里,他不只是和国内的资产阶级进行斗争,最大的政治成果就是以不可拒绝的姿态,通过各种手段,推动了《土地法修正案》。
  
  以往的帝国土地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不准进行私有化,但在地方,老百姓可以开垦土地,但不许把土地私有。而在边疆地区、海外部分地区,为了激励移民,开垦土地是可以私有的。
  
  而李君威强力推动的修正法案,就是针对帝国人口密集的海内行省。
  
  李君威一直促进帝国百姓向海外移民,尤其是西津和美洲两块土地。在流放犯人开拓的时代,最早是犯了十年以上的罪的犯人流放,因为李君威的强烈要求,降到八年,七年,如果不是皇帝拒绝,会降低到五年。
  
  但即便如此,也满足不了李君威的野心。
  
  裕王发现,在帝国的人口密集区,中原和江南,人口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这并未带来大规模的移民,因为新增长的人口伴随着开垦土地的增长而被当地消化了,再加上技术的进步让土地亩产提升,导致农村人口都不愿意移民。
  
  于是,李君威倡导修改了法律,要求帝国国土资源局全面调查各省的土地,按照帝国四十年的土地使用情况,把土地分为耕地、山林、河塘、草地等不同的用处,从帝国四十年开始,类似围湖造田,开垦山地等行为,一律禁止。在国土资源局不同意的情况下,不允许变更土地的用途。
  
  也就是,让农村不能再开垦土地,这样海内行省的土地承载能力只与亩产有关,与土地面积就没有关系了。
  
  另一方面,人为促进人口增长,对养育四个孩子的家庭,有一个孩子可以免费上学,开支由政府承担,对养育六个孩子的家庭,一律免收土地税。
  
  这就是逼着帝国人口密集区土地承载不了人口,让其向海外移民。如此还不够,国土资源局调查帝国各个行省的受灾情况,专门对一些经常受灾的地方进行督促。
  
  蝗灾、冰雹、雪灾这种灾害另当别论,北方的旱灾和南方的涝灾,帝国政府就有说法了。为什么北方各省旱灾频繁,肯定与各省土地中大量存在不能浇灌的旱地有关,要么,你们把这些旱地改造成水浇地,要么,就把这些旱地改成山林、草地。
  
  南方为什么多发水灾,肯定是农民把土地开垦到了低洼地带,肯定围湖、河造田导致泄洪、分洪问题,那简单,退耕还湖还河。
  
  退耕导致的失地农民怎么办?移民啊!!!
  
  后人评价这一年的土地法修正案,认为其对帝国的海外开拓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还认为裕王很有前瞻性,知道保护环境云云,但海内各省的百姓可不这么想,这种人为制造迁徙让乡土情结浓厚的海内百姓很难接受。
  
  幸亏皇帝很明白,以财政支出过大为理由,一方面肯定了土地法,一方面给改革定成了十五年的长期计划。
  
  纵然民怨沸腾,但土地法修正草案还是在帝国两院高票通过,尤其是在议院,早上讨论卖国案,议员们咬牙切齿,暗骂裕王奸诈阴险。下午讨论土地修正案,议员们大唱赞歌,高呼裕王英明。
  
  原因很简单,人为制造土地承载能力降低,就会产生很多失地农民,这正是帝国告诉发展的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移民能移多少?大部分还不是留在城市,成为工人了嘛。
  
  在李君威很小的时候,李明勋就以火车轨道选择轨道难题测试过他,道闸在手,左转碾死一个人,右转碾死五个人。李君威表现的很迅速,立刻选择左转,当李明勋让他好好考虑一下的时候,李君威不假思索,再一次选择左转。
  
  这个难题或许再过五百年也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李君威就是这么一个人,但绝大部分人就算做出选择,也会给出一些理由,或者犹豫一些,或者不进行选择而是与出题者辩论,但李君威不会犹豫,在他那里,没有什么负罪感或者道德上的压力,无数的事实向人们证明,帝国的裕王殿下,从来都有灵活的道德底线。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